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3773考试网 - 经济师考试 - 模拟试题答案 - 正文

2013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货币政策的实施习题答案

来源:3773.com.cn 2012-11-14
2013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货币政策的实施习题答案
经济师考试 货币政策的实施

  一、货币政策的实施依据

  宏观经济分析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最重要依据。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三大基本要素构造了货币政策调控系统。

  (一)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分析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当GDP>I+C+(X-M)时,物价下降;当GDP

  2.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分析

  供给、需求结构是指部门、产业的供给、需求结构,不是微观的产品供给、需求结构。实践证明,总量平衡结构不一定平衡,结构平衡总量一定平衡。

  (二)货币当局概览和货币概览分析

  1.货币当局概览

  实际上就是经过整理简化了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2.存款银行货币概览

  是经过整理、规并、简化的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该概览反映存款银行资产负债的概貌及其与中央银行的信贷关系。

  3.货币概览

  是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银行货币橄榄归并,剔除中央银行与存款银行之间的信贷往来而合成的。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绩效或有效性,分为时滞效应和数量效应。

  (一)货币政策数量效应

  人们在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及货币政策的大小强弱时,是着眼于货币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货币政策时滞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认为不宜用货币政策为主去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货币政策效果的时间滞后。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就是从决策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即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

  具体而言,内部时滞有:(1)认识时滞 ;(2)决策时滞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国货币当局可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无非有这样三种配合:一是侧重于稳定物价目标,期望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二是侧重于经济增长目标,期望实现高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三是兼顾稳定与增长,期望获得低通货膨胀的适度经济增长。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目前还要继续实施货币政策多目标制,既关注通货膨胀,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等问题,并以此促进金融改革。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例题·单选题】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 )。

  A.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

  B.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B

  (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工具等。

  1.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付息,既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负担,又减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功能;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另立备付金账户并保留大量清算资金。

  2.再贴现与再贷款

  由于我国票据市场不发达,实际上,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一直在其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道。

  3.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为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人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人民银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例题·多选题】属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品种是( )。

  A.债券

  B.银行票据

  C.外汇

  D.股票

  E.黄金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证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B选项只是说银行票据,应该为中央银行票据。所以,正确答案为AC。

  4.利率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使直接调控过渡到间接调控。以下内容以1998年为历史分界点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些主要要素。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力加强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货币供应量

  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1993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正确选择。

  (2)利率

  利率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效的传导媒介在我国并未发挥很大的功能。按中央银行的设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取消对利率变动的行政性限制。

  3.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

  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此外,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也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之一。

  4.商业银行传导功能加强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一是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显著改进,财务可持续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公开发行上市成功,市场约束机制显著增强;

  四是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

  至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应该越来越重要。

  (四)近年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情况P177-180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分省经济师考试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北京   天津   山西
    陕西   新疆   青海   甘肃   宁夏   河南   山东   江苏
    安徽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湖南   湖北   江西   西藏
    考试报名
    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答案
    报考指南
    成绩查询
    初级经济师辅导
    中级经济师辅导
    在线学习
    综合信息
    证书领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